體適能理論教程之一

第壹講體適能概述

壹、體適能簡介
體適能從英文Physical Fitness而來。體適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,當時的美國軍事人員,為了應付特殊訓練和特殊工作,對有關的兵種制定了不同的身體訓練和體能要求,以應付艱巨任務。為了增進國民體質,歐美各國制定了體適能測驗手冊;1955年美國成立了青年體適能總統委員會,1985年提出了美國青年體適能測驗的內容及標準;以後各國也都有類似的研究。
二、體適能概念
體適能(Physical Fitness)的定義,可視為身體對生活、活動與環境的綜合適應能力,是壹種滿足生活需要和有足夠的能量完成各種活動任務的能力。
在科技進步的文明社會中,人類身體活動的機會越來越少,營養攝取越來越高,工作與生活壓力和休閑時間相對增加,每個人更加感受到良好體適能和規律運動的重要性。體適能較好的人身體健康、有勻稱的體型,體姿良好,體態健美,擁有比實際年齡小的生理年齡,勇於接受挑戰與壓力;能緩解器官老化、身體機能衰退所導致的疾病的發生。他們精力充沛,很少感到力不從心,身體經常處在康寧狀態,能與人融洽相處。會享受生活、興趣廣泛,有足夠的體力進行休閑活動。遇到緊急情況,體適能良好的人反應力敏捷,有理智、能快速應變危急狀況而遠離危險。
三、體適能分類
體適能壹般分為三類:與健康有關的,我們稱為健康體適能,包括:心肺耐力(心肺適能)、柔韌性、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(肌肉適能),以及身體組成;而與動作技能有關的,我們稱為運動技能體適能,包括:靈敏性、平衡感、協調性、速度、肌肉爆發力、反應時間等。
1、健康體適能:既與健康有關的體適能,主要包括四個方面:
⑴心肺適能
心肺適能是指身體攝取氧和利用氧的能力。通常心肺適能與有氧工作能力是同壹詞。心肺適能越強,完成學習、工作、走、跑、跳、勞動時就會越輕松,並能夠勝任強度較大的工作,而對較為激烈的運動能夠逐步適應。
⑵肌肉適能
包括肌肉力量與肌肉耐力。肌肉的力量是竭盡全力從事抵抗阻力的活動能力。肌肉強壯有助於預防關節的扭傷、肌肉的疼痛和身體的疲勞。肌肉耐力是肌肉承受某種適當負荷時運動的重復次數的多少,持續運動時間的長短的能力。肌肉適能的重要性在於避免肌肉萎縮、松弛。維持較勻稱的身材,有利於防止身體疲勞,減少運動傷害發生,提升身體活動能力,提高生活質量。
⑶柔韌性
柔韌性是指用力做動作時擴大動作幅度的能力,包括身體各個關節的活動幅度以及跨過關節的肌肉、肌腱、韌帶、皮膚和其他組織的彈性和伸展能力。
柔韌性對於提高身體活動水平,維持正確的體姿,減少運動器官損傷,改善動作效果都有重要意義。
⑷身體成分
身體成分指組成人體各組織器官的總成分。總重量為體重,含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。體適能與體內脂肪比例的關系最為密切。脂肪過多,心肺功能的負擔就越重,要維持適宜的體內脂肪,就必須註意能量的吸收與消耗的平衡。
人的體脂肪重量占體重的%稱體脂百分比,余下的包括骨、水分、肌肉等,稱為去脂體重。體適能的強弱與合理的控制體重和體脂百分比關系密切。體重得當,體成分適宜是健康的標誌。肥胖給健康帶來威脅,體重過輕也不利於健康,對腦力、體力均有負面影響,出現體質虛弱,骨密質較差的現象。
因此,得出衡量健康體適能狀況的五大要素為: 心肺適能、肌肉適能(包括肌肉力量與肌肉耐力)、柔韌性、身體成分。
2、運動技能體適能
包括:靈敏性、平衡感、協調性、速度、肌肉爆發力、反應時間稱為六要素
靈敏性:指身體或身體某部位迅速移動,並快速改變方向的能力。
平衡感:指人體在靜止站立或運動時能夠維持身體穩定性的能力。
協調性: ?指肌肉系統表現的正確、和諧優雅的活動動作,這主要反應壹個人的視覺、聽覺和平衡感覺與熟練的動作技能相結合的能力。
速 度:指人體進行快速移動的能力或最短時間完成某種運動的能力。
肌肉爆發力:指肌肉在最短時間收縮時所產生的最大張力,通常用肌肉單位時間的做功量來表示。
反應時間:指對某些外部刺激作出生理反應的時間。體適能較好的人,動作協調、輕巧、靈活、敏捷,在活動中動作準確,變換迅速。
3、功能性體適能
主要針對老年及體弱人群,在此不做過多的介紹。

思考題:

1、何謂體適能,如何分類?
2、衡量健康體適能狀況的五大要素是什麽?

 ——香港體適能協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