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適能理論教程之四

第四讲 体适能与健康
(四)身体成分与健康


一、身体成分与健康
身体成分指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总成分。总重量为体重,含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。体脂重量占体重的%称体脂百分比;余下的包括骨、水分、肌肉为去脂体重。
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: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、运动不足导致脂肪堆积的肥胖症倾向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。从健康的角度出发,肥胖不仅是体重超标,也包括体制百分比超过正常水平,因而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一直是医生和体质专家评价健康的依据。
身高标准体重:
165厘米以下者标准体重=身高(cm)-100
166-175厘米者标准体重=身高(cm)-105
176厘米以上者标准体重=身高(cm)-110
女性体重比男性相应组别减去2.5 kg
超过标准体重的15%为I度肥胖(轻度肥胖)
超过标准体重的30%为II度肥胖(中度肥胖)
超过标准体重的50%为III度肥胖(重度肥胖)
二、肥胖原因
1、遗传性因素
人类脂肪细胞数量在生命的早期既已确定,脂肪细胞一旦形成,其数量基本不变,它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。
2、病理原因
3、过度进食和膳食结构不合理
4、运动不足
三、肥胖的危害
美国医学联合会会长路易斯郑重向人们宣告:我们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并不是癌症,而是对人的健康构成最大威胁的肥胖症。肥胖过度本身就是代谢性疾病,肥胖者的寿命低于体重正常人。

  1. 脂肪堆积在腹腔,使横膈升高,导致心肺活动受阻,影响心肺功能。

  2. 脂肪堆积在心脏,导致心肌收缩无力,血流速度减慢,易引起头晕、乏力、头痛。

  3. 脂肪堆积在血管壁,使血管弹性下降,形成动脉粥样硬化。

  4. 脂肪堆积在肝脏,易形成脂肪肝

  5. 肥胖会导致各种合并症,如过重负荷引起的骨关节疾患。

  6. 较易患高血压、心脏病(尤其冠心病)、糖尿病 、肝脏硬化、胆石症等病症。

四、减肥要点
1、持之以恒
持之以恒是减肥成功的重要因素
2、运动与科学饮食相结合
减肥在于科学合理的运动,合理的强度全身性的运动,消耗身体较多的能量,加上适量的饮食控制容易受到满意的减肥效果。

  1. 运动强度和时间要科学

减肥的效果与运动所消耗的能量有关,为此;减肥运动的关键是能持续一定长的时间,研究表明:中强度的长时间持续运动,消耗的总能量明显上升,并以脂肪氧化供能为主。

  1. 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

用于减肥应选择有氧运动为主,同时,也应注意改善减肥者各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进行伸展性、灵活性运动。
五、减肥处方
(一)运动减肥的机理
运动作为减肥的最有效方法之一。是因为:
(1)人体运动时主要能源来自于糖和脂肪。有氧运动中,肌肉收缩活动初期能源为糖,当持续运动达120分钟以上时,游离脂肪酸供能达50-70%之多。因此时肌肉对血中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多,导致脂肪细胞释放大量的游离脂肪酸,使脂肪细胞瘦小;同时使多余的血糖被消耗而不能转化为脂肪,结果体内脂肪减少,体重下降。
(2)研究表明,体育运动能改善脂质代谢。运动时肾上腺素、去甲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,可提高脂蛋白酶的活性,加速富含甘油三酯的乳糜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,故而降低血脂而使高密度脂蛋白升高,最终加快游离脂肪酸的作用。
(3)经常从事耐力运动的人,外围组织,尤其是肌肉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敏感性提高,与胰岛素的结合能力增强.胰岛素对脂肪的分解有很强的抑制作用,它的减少伴有儿茶酚胺和生长激素等的升高,最终加快游离脂肪酸作用。
减肥的关键在于运动。目前,专家们认为,要减肥一是节制饮食,二是加强运动,即减少摄入的热量或者努力消耗体内的热量。所以说值得大力提倡的是两个方面:一是平衡膳食,另一个就是运动。美国专家的调查表明,要使减肥持久支持下去,除了有节制地减少摄入的热量外,必须增加运动量。
(二)科学节食与运动相结合
一般限制饮食,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摄入,仅对轻度肥胖者有效。对较重肥胖者严格限制饮食减肥效果不能持久,单纯制饮食能控制体重者一般不到20%,大约50%的人在2~3年内恢复以前的体重。 
    (1)减肥运动的强度
    从能量消耗的角度来看,强度中等的运动(如长跑),可以持续较长的时间,总能量消耗就多。而且中等强度运动除了糖以外,脂肪是供能的重要来源。根据这个道理,时间长、中等强度的运动对减肥效果最好。 
     日本爱知大学运动医疗中心提出的运动减肥方案是:运动强度为最大运动量的40%~60%;每次运动2.5小时,消耗能量1004.5~1255.7千焦耳(240~300千卡);每周运动3次以上,有人认为减肥运动最佳心率的计算方法是: 
    (220-年龄-安静心率)÷2+安静心率 
    (2)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
    一是锻炼全身体力和耐力的有氧运动项目,如长距离步行、慢跑、自行车和游泳等; 
    二是锻炼肌力、肌肉耐力为目标的拉力器等静态运动; 
    三是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伸展体操。尤应注意不断更换运动内容,以免厌烦。但有高血压和冠心病时,不要做等长(静力)运动,以免引起心率过快和血压升高。 
    (3)减肥目标和计划 
    美国运动生理学家莫尔豪斯认为:减肥必须采取理智和稳健的方法,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减肥目标和计划,然后逐渐调整热量消耗与饮食的关系。他提醒减肥者,在1周内减体重不应超过0.45公斤,否则不能真正长久地减肥。 
    有了目标即可实行每周0.45公斤的减肥计划。由于0.45公斤脂肪可以产生14649千焦耳(3500千卡)的热量,所以,平均每天要比摄及量多消耗20927千焦耳(5000千卡)。消耗这些热量的最佳办法是:每天减少8371千焦耳(2000千卡)热量的食物,再用运动多消耗12556千焦耳(3000千卡)热量。  
  (4)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:  
     ①准备活动5分钟,可作些腰、腿髋关节轻微活动。  
    ②慢走与快走交替20分钟,如步行由慢-快-慢,用10分钟走完1200米,速度2步/秒,再用10分钟;走完1300米。  
  ③基础体力练习15分钟:仰卧走坐20个(手抱头或不抱均可);俯卧撑20个;俯卧抬起上体20个;提脚跟50次;立卧撑20次;蹲跳起20次。  
    ④以上全部内容锻炼45分钟,共消耗热量约12556.5千焦耳(300千卡),此热量相当于米饭90克,或3个煎鸡蛋。  
    注意事项:锻炼时轻松或过于吃力,可稍调节内容和次数;锻炼后第二天不感到疲劳为宜,可每周适当增加运动量;严寒、酷暑或身体不适时,应停止锻炼,不可蛮干。  
    运动种类:步行、慢跑、自行车、游泳、滑冰等。  
    辅助项目:太极掌(套路)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网球、健身操等。  
    运动强度:慢跑速度开始由100-110米/分,逐渐增到120-180米/分。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0-30岁150-160次/分; 40岁140次/分;50分130次/分;60岁120次/分以内为宜。  
    运动时间与频度:每次30-40分钟、每周3-5次。  

思考题:

1、测量你的标准体重应该是多少?
2、肥胖的危害是什么?